
近年来,松江区中山街道 " 内外兼修 ",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正在打造居民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的 "15 分钟生活圈 "。
打造高品质新地标
四年来,中山街道以 " 城市客厅 " 的标准打造公共空间,对拆违整治后的土地进行精心规划建设。如在整治后的 198 区块近 2 平方公里整体规划文化绿洲生态走廊,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基本完成," 月季小镇 " 正是生态走廊一大景观,此外生态走廊中还囊括了蔷薇园、绿地、树林等生态元素,未来多个生态廊道有望串联成环,进一步放大生态优势。



绿化面积达 21.5 万平方米的五龙湖休闲生态绿地基本建成," 两河一湖一绿廊 " 城市生态体系正在形成;20 个足球场大的中央绿地让更多市民走进商务区,共享绿色生态成果……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是中山街道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城市新地标,商务区内打造了五龙湖休闲绿地、环河滨河景观及多处街头绿地,在建设中对照绿色生态指标,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打造城市运行智能管控平台
一辆小轿车随意停在莱顿小城一处消防通道上,附近巡逻的保安立马在手机 App 上接到了 " 情报 ",车主还没走远就被保安喊了回来。谁能想到 " 通风报信 " 的竟然是安装在消防通道上的一个小小的泛感知设备——智能地磁。

该平台囊括了城市三维实景模型、建筑分层分户信息、地下管线信息等各类场景数据,而且还纳入了实有人口、单位、房屋、监控、小区楼宇智能化建设的卡口等各类系统数据,构建起一个与现实 1:1 的 " 数字城市 "。平台全天候在互联网上抓取各类数据,不断拓展数据边界,实时更新,真正实现了 " 一屏观天下 "。

自从去年 4 月运行以来,平台日均处理事件 180-200 件,已自发处理事件超 2.8 万件,有效解决城市运行部分管理痛点,助力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栏目主编:黄勇娣 本文作者:李成东 陈燕 文字编辑:李成东
图片来源: 韩佳怡 沈银龙 摄 中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