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首页
新闻
经济
旅游
教育
汽车
社区
BBS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帖子
用户
帖子
用户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爱湘阴
›
›
经济
›
经济动态
›
查看内容
岳阳日报头版头条|湘阴抢占赛道布局新能源产业,引进企业21家
2022-9-6 08:35
|
发布者:
湘阴
|
查看:
272
|
评论: 0
摘要
: 拥有湖南新能源特色产业园金字招牌引进新能源企业21家湘阴抢占赛道布局新能源产业9月3日,位于湘阴高新区的湖南泰信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内,技术工人正抓紧进行生产线设备组装调试。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 ...
拥有湖南新能源特色产业园金字招牌
引进新能源企业21家
湘阴
抢占赛道布局新能源产业
9月3日,位于湘阴高新区的湖南泰信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内,技术工人正抓紧进行生产线设备组装调试。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每年将有1.8亿只圆柱锂离子电池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预计年创税收8000万元。近年来,湘阴在产业格局、产业形态上率先布局新能源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产业园。目前已签约和引进新能源企业20余家,泰信锂电池、力合厚浦、鑫政新能源等6个新能源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湘阴南接长沙,北滨洞庭,是长株潭融入长江经济带的“第一站”、长岳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五纵三横三轨一港”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速构建。
作为洞庭湖区首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级湘江新区的核心区,湘阴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积极向省政府及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部门争取新能源政策支持和新能源特色产业布局。
湘阴高新区以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产业园为平台,加速新能源产业集聚。
2021年3月,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设立,这是全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新能源为发展方向的省级特色园区。产业园依托湖南湘江新区,一期规划40平方公里,重点承接湘江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及储能材料等高新技术制造产业。今年8月,在长沙举行的湘江新区新能源特色产业园(湘阴)招商推介会上,13个涉新能源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89亿元,这是继去年12月湘江新区湘阴片区招商会引进8个新能源项目后的又一重大成果。至此,湘阴高新区已形成以新能源电池及回收利用、储能材料、光伏组件生产及化学储能、空气储能、光伏电站等新能源产业链。
在长沙举行的湘江新区新能源特色产业园(湘阴)招商推介会,13个涉新能源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89亿元。
除落实国家、省市优惠政策外,湘阴县积极为新能源产业布局提供平台、土地、科技、人才、物流及生活配套等服务。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强园兴工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75亿元的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与中南大学、同济大学合作设立了2个技术转移中心,先后与省内外21所高校院所结成合作联盟,100多位知名专家组建了全省首个县级“双创智库”,组建了强大的新能源产业专家团队;出台人才新政36条,配套安家补贴、购房补贴、工作生活补贴等,全职引进的产业领军人才安家补贴最高达200万元,以吸引人才聚集;推动高新区调区扩区,3000亩三类工业用地实现“随签随用”,从而构建起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相衔接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同时,湘阴全面实行重点产业项目“揭榜挂帅”工作机制,评选“奔跑奖”“蜗牛奖”攻坚项目建设,“省时省力、舒心暖心”营商品牌赢得口碑。
目前,湘阴已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0家、高新技术企业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绿色装备制造、绿色建筑建材、绿色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新能源、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渔制品三条产业链强势推进,力争到2025年,园区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特色产业园前列,成为全省先进装备制造及新能源产业集聚高地。
(原载于《岳阳日报》 易和平 梁军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
湘阴通过国家创新型县验收
下一篇:
紧急宣布:终止合作!取消称号!
相关分类
经济动态
房产信息
特色农业